核心觀點:
。1)近期,工信部要求各地在年內共淘汰落后煉鐵產能2000萬噸,落后煉鋼產能825萬噸;(2)另有媒體則報道,目前商務部政府正在考慮取消熱卷9%的出口退稅率,對冷卷和涂鍍類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從13%下調到9%。
1、落后產能淘汰的難度較大。在我國,政府將“400立方米及以下煉鐵高爐,30噸轉爐、電爐”界定為落后鋼鐵產能,這些鋼鐵設備污染程度相對較大,但對鐵精粉品位要求低,能適應我國貧鐵礦的國情,經濟效益也相對較好,同時也能為地方政府解決稅收、就業等問題做出較大貢獻,因而盡管從05年以來中央政府多次發文欲通過行政手段淘汰落后鋼鐵產能,但均收效甚微,我們對本次落后產能淘汰行動的有效性也仍然持謹慎態度。2、落后產能的淘汰并不必然意味著總產能的降低。通過實地調研,我們了解到相當一大部分企業擬(已)擴建高爐容積以規避政策風險,一部分企業則擬在檢查期間暫停生產的方式規避政府檢查,因此落后產能淘汰政策并不意味著總產能的降低,反而有可能推動鋼鐵總產能的增加。
3、落后產能即便全部淘汰對鋼鐵業供求關系影響也極為有限。截止2010年初,國內煉鋼產能在7.3億噸左右,煉鐵產能在6.5億噸左右,目前擬淘汰的落后鋼鐵產能占總產能的比重在1%-3%,因此即便全部淘汰對行業供求關系的影響也極為有限;而落后鋼鐵產能主要集中在鋼鐵大省河北,因此該事件對區域市場的供求關系影響也有限。
4、出口退稅政策的取消對行業影響偏負面。近6個月來鋼材出口量占產量的比重均在5%-8%之間,其中板材占全部鋼材出口量的65%左右。此前政府對鋼鐵出口調控的重點主要集中在長材領域,本次調控對象如果全指向板材,將是超出市場預期的。目前板材出口量占鋼材出口量的比重在65%,占板材產量的比重為11%,因此此次出口稅率下調對板材行業有一定的負面影響,但從長期來看,這將有利于減少中國鋼鐵產品的出口量,從而降低對國外鐵礦石的依賴度。
5、鋼鐵股的中期投資機會宜繼續等待。我們維持前期觀點:“鋼鐵板塊中期投資機會宜繼續等待,對于短期內可能由估值修復帶來的投資機會我們將給予密切關注。目前細分子板塊中,依然首選特鋼不銹鋼股,次選板材股,然后是長材股,最后是礦石股”。 |